「這些數據都會即時回傳到戰情室,來監控廠區狀況。」戴著黃色安全帽的廠長一面在前指路,一面說明著公司的管理機制。廠區巡禮結束後,回到戰情室,機台稼動率、產量、冷卻水流、管線壓力等,一一呈現在眼前的電子看板上,除了數字外,還輔以圖表式的呈現方式,加快各級主管的理解。
經營一家公司勢必得仰賴數據來輔助判斷,同事的竭誠服務、產品的優良品質,最終還是回歸到回購率、退貨率、銷貨收入等來呈現其價值。成功的企業無一不瞭解數據的重要性,所以往往有動輒十幾頁的管理報表,甚或是建置戰情室,更即時的掌握公司經營狀況。而新創的創辦人可能從0開始打造這家公司,對於公司的大小事項都很了解,憑自己經手的事情就知道公司現在發展狀況,只是公司規模逐漸成長後,管理的方式沒有改變,仍舊憑「感覺」來進行管理,沒有開月會、沒有看財報、也沒有定義什麼是關鍵指標,導致管理起來力不從心、事倍功半。
也有一些新創,單純因為不知道如何建構好的管理資訊,所以才沒有運用數據進行管理。誠然,許多上市櫃公司完善的管報資訊,是仰賴於一整個財務部門的財務分析人員,但新創也可以以極低的成本,建置自己的一頁式戰略儀錶板,幫助提升管理效率。
就像是車子的儀錶板能告訴我們時速、油量、警示燈號等狀況一樣,這個一頁式戰略儀錶板的數據也應該讓我們了解公司經營狀況,你不會希望看向車子的儀錶板時,他像飛機儀錶板一樣複雜難懂。所呈現的數據最好不要太多,但多或寡沒有一定的規則,公司規模大小也會影響經營管理所需的數據量,但若想要有個參考,您可以關注「五個關鍵數據及各自衍生的兩個參考數據」。
舉例來說,其中一項關鍵數據如果是月營業額,而從月營業額衍生出來的參考數據可能是累計當期營收及年增率YoY;另一項關鍵數據如果是銀行存款餘額,衍生的參考數據可能是速動比率及流動比率。
但什麼才是關鍵數據,還是取決於管理者對於公司的了解,像是某間AI應用的軟體公司,認為尚未認列收入的合約金額(Remaining Performance Obligations, RPO)是衡量公司健康與否的關鍵指標,當公司與客戶簽訂合約時,RPO就會增加,隨著公司提供服務給客戶或認列收入,RPO就會減少,若公司業績不斷成長,RPO金額也該跟著成長。這就是管理者對於公司的了解,他們知道公司跟客戶簽訂的是長期的服務合約,若單純觀察營收,可能誤以為營收成長是公司業績成長的現象,但其實都來自於過去簽訂合約的貢獻,若沒有新簽訂合約,收入下滑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。
若您覺得有非常多指標都對經營公司有幫助,無法放入一頁的範疇中,可以依照幾大面向分別建構儀錶板,例如說銷售、生產、財務各一頁;又或者是另外製作完整的管理報表來協助您了解,一頁式戰略儀錶板只關乎真正重要、值得背起來的數據。
最後則是關於這份儀錶板資訊更新的頻率,儀錶板就是為了讓我們即時針對經營方針做出調整,以3個月前的資訊來判斷公司的下一步,說不定不要有這份儀錶板還安全一些。台灣上市櫃公司在每月10日前必須公告前一個月份的營收,做為參考,新創也可以設定每月10日前完成上一個月的儀錶板,當然,越即時是越好。有些新創公司在創立初期會找會計師事務所協助記帳報稅,往往無法取得即時的財務數據,若遇到這種情形,建議採用公司內部資訊來納入儀錶板。
最後,期許各位新創公司能夠藉由這篇文章,建立管理制度的起步,開始更有效率的管理公司,若有需要幫助,也歡迎聯繫鈞御來協助解決您的問題!
作者:鈞御股份有限公司 知識長王唯揚會計師
本電子報係採雙週發行,內容主要涵蓋專業人士及新創/青創公司有關業務發展及經營管理等相關之觀點與討論。(聯絡我們:https//www.chynyu.com.tw/)